欢迎来到威尼斯官方网址下载手机版
习近平强调,中俄关系发展到今天,有其深刻的历史逻辑。作为最大邻国和全面战略协作伙伴,中俄关系在各自外交全局和对外政策中都占据优先地位。中国历来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。把中俄关系巩固好、发展好,是中方基于自身根本利益和世界发展大势作出的战略抉择。中方同俄方加强战略协作的大方向坚定不移。中俄都致力于实现国家发展振兴,都支持世界多极化,都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。双方要进一步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,加强在联合国等多边平台的协调配合,助力各自国家发展振兴,做世界和平稳定的中流砥柱。
首先,应该是不少人对何为“微专业”有所误解,将其与正常的专业设置画上了等号。实际上,与大学里设置的各种专业不同,微专业是指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、研究方向或核心素养,而开设的补充性选修课,是对主专业的拓展和延伸,也是学生根据兴趣给自己“做加法”的一种自选动作,其意义在于可以帮助实现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,提升综合素养。微专业在学信网等官方学位查询网站上没有备注,也不授予学位。
在这两个极端之间,更多场合判断标准相对模糊,但也并非没有原则可循。譬如说,在某些全民共知、社会意义重大的特殊日期,如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,穿和服出门,肯定会引发公众负面感受。而在其他情况下,如果我们能够判断,一个穿和服出门的人有Cosplay、拍照等正常动机,而非故意“挑事”,那么就算有人会感到不适,也不宜太过上纲上线。
客观而言,清明节将至,在祭奠英烈、缅怀逝者的氛围中,出现在南京街头的日式装束,确实可能伤害部分民众的个人情感。有人对这类现象提出批评、表达不满,也是很正常的事。然而,这起事件的争议点在于:当个人的穿衣选择与旁人的心情感受发生碰撞时,什么样的处理方式才是更恰当的?公权力又该如何为此类冲突合理划界?